医院外流处方市场规模分析

2022-09-22 15:17

处方外流流转的是处方,原来在医院完成就诊、开具处方、获得药品,现在不再限制处方自由流动,药品由社会药店提供,就诊和药品分离。处方外流产生的原因是“破除以药养医”机制,让医院回归医疗本质,弱化对处方的“独占性”。医保控费、零加成、控制药占比等政策,是医院有动力放开部分处方最重要的驱动因素,处方外流既是“政治任务”,又讲“市场调节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医院外流处方市场规模分析。

aa9345a159a596db1184b1d1231407b.jpg

一、宏观市场规模分析

根据Wind数据可知,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收入为24,592.93亿元,其中药品收入为8,044.72亿元,药占比为32.71%,较上一年药占比35.32%降低7.98%。对公立医院药品费用进行拆解,可推算医院处方外流总体规模如下:

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为8,044.72亿元,其中门诊药品收入为3,502.39亿元,住院药品收入为4,542.33亿元。但住院药品、急性传染病、围产期疾病(妇女在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内所可能产生的并发症)、急救药品和门诊需要注射、输液的药品难以流出,这部分药品可能转移到基层医疗机构,但不可能全部流转到零售药店,根据万泉咨询统计研究,医院门诊药品收入中可对外倒流部分百分比约为75-80%。因此按照2018年公立医院门诊药品收入规模进行推算,理论上公立医院可流出的处方药品规模约在2600-2800亿元之间。[计算公式:外流处方市场规模=公立医院门诊药品收入*外流百分比]

二、单体医院规模分析(根据实地调研结果,仅提供计算方法,不同公立医院可能会因性质、优势学科以及收入规模等有所差异)

参考行业数据,假设医院药占比30%,门诊药品收入约占医疗药品收入的40%,可对外倒流处方药占门诊药品收入比例约为75%,其中自费药品与医保药品比例约为1:5。医院往往与院外药店合作,若为单体药店,医保药品报销受地方医保局支付额度限制,假设医院导出药品以自费药为主,医保药品导出比例为40%,综合后可得,成员医院外流处方药约占医疗收入比例的计算方式:

医院药占比*门诊药品收入占医疗药品收入比例*可对外倒流处方药占门诊药品比例*(自费药品比例+医保药品比例*40%)

以上是小编对医院外流处方市场规模分析的总结,有什么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


客服热线:(周一至周日 8:30-23:30)
020-
28185927
邮箱:business@jumiai.net
微信:jumiai998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民营科技园科园路35号

留言

  • *
  • *
    • 获取产品手册
关注巨米智能